現代人追求「低脂不失口感」的甜點,但對冰淇淋而言,這幾乎是食品工業最難解的難題。
脂肪能帶來濃郁與滑順,一旦減少,就容易變成「冰沙狀」或「粗糙感重」的產品。
那麼,該如何讓低脂冰淇淋保持高脂版本的口感呢?
2002 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 El-Nagar 團隊提出了一個解方:在酸奶冰淇淋中添加菊糖(Inulin)。
他們發現,這種可溶性膳食纖維不僅能改善質地與穩定性,還能賦予產品接近傳統冰淇淋的滑順與綿密。
一、什麼是菊糖?為什麼它能「取代脂肪」?
菊糖是一種天然存在於菊苣、蒜、洋蔥與香蕉中的果聚醣(Fructo-oligosaccharide)。
它屬於可溶性膳食纖維,人體無法完全消化吸收,因此具備低熱量與益生元(prebiotic)功效。
但對食品科學家而言,它最迷人的地方在於:
👉 菊糖能與水形成微細的凝膠結構,模擬脂肪的潤滑與厚度感。
這種「水膠體」能提升乳化穩定性、減少冰晶生成,讓低脂產品仍保有豐富口感。
研究團隊因此嘗試在酸奶冰淇淋中加入不同濃度(5%、7%、9%)的菊糖,觀察對質地與融化行為的影響。
二、製程設計:從酸奶到冰淇淋的完美結合
這項研究採用「酸奶冰淇淋(yog-ice cream)」作為實驗基礎。
它結合了兩種製品的特性:
酸奶(yogurt) 提供黏稠蛋白質網絡,增加結構強度;
冰淇淋(ice cream) 帶來空氣感與冷凍質地。
研究人員先製作標準攪拌式酸奶,再與含菊糖的冰淇淋液體基底以 1:1 混合冷凍。
最終產品在 −18°C 下儲存,測試其黏度、硬度、黏著性、融化速度與感官表現。
三、結果:菊糖讓低脂冰淇淋「像真脂」一樣滑順
研究結果令人驚喜。
1️⃣ 黏度顯著上升
加入菊糖後,冰淇淋混合液的黏度明顯提升。
這是因為菊糖能吸水膨脹、形成凝膠網絡,使液體成分被束縛住。
換句話說,水不再「自由流動」,而是被困在細微結構中。
結果是:冰晶生成速度變慢,質地更細膩,口感更濃厚。
2️⃣ 融化速度下降
在融化測試中,菊糖濃度越高,冰淇淋融化越慢。
原因同樣在於水分被固定在網絡中,不易流出。
這樣的現象與傳統穩定劑(如黃原膠、卡拉膠)極為相似,
顯示菊糖可作為天然穩定劑與抗融化劑。
3️⃣ 硬度與黏著性調節
添加 5% 菊糖時,低脂冰淇淋的硬度反而降低,
使口感更柔軟、易舀取;但超過 7% 後,硬度略升,出現「Q 彈」的咀嚼感。
同時,菊糖樣品的黏著性增加——這讓冰淇淋更「厚實滑順」,
接近高脂產品的舌觸感,而非低脂版本的粗糙顆粒感。
4️⃣ 感官評價:消費者更愛「加菊糖」版本
半訓練感官小組的評分顯示:
低脂對照組被描述為「硬、冰、粗糙、有砂感」,
而添加菊糖的樣品被認為「更柔軟、更滑順」,
與高脂參考樣品幾乎無異。
換句話說——
菊糖成功「騙過」味蕾,讓低脂冰淇淋吃起來像高脂冰淇淋。
四、為什麼菊糖有效?從分子層面看答案
菊糖在水溶液中形成的凝膠網絡能:
鎖住自由水分,降低冰晶生成;
增加混合液黏度;
穩定乳化結構與氣泡;
改善口腔潤滑感。
這些特性讓菊糖兼具三重角色:
穩定劑 × 膳食纖維 × 脂肪替代物。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 5% 添加量就能顯著改善質地——
它在結構層面上改變了水分與乳蛋白的動態行為。
五、結論:從「健康」到「感覺」的雙贏配方
研究團隊總結指出:
👉 菊糖能有效改善低脂酸奶冰淇淋的質地、黏度與融化穩定性,
特別是 5% 的添加量 最具實用性,
在保留風味與結構的同時,大幅提升「滑順感」。
除了技術層面,菊糖還帶來膳食纖維補充與腸道益生元效應,
讓「低脂冰淇淋」不只是減少負擔,更增添健康價值。
📚 參考文獻
El-Nagar, G., Clowes, G., Tudorica, C. M., Kuri, V., & Brennan, C. S. (2002).
Rheological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yog-ice cream with added inul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 55(2), 89–93.
DOI: 10.1046/j.1471-0307.2002.00042.x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