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食品品質好壞有四個要素
1.外觀,包括顏色(葉子變黃)、形狀(軟塌的薯條)、大小(水果皺縮)、光澤,屬於視覺。
2. 味道,包括味道(在舌頭上味覺)和氣味(在鼻子的嗅覺),是口腔和鼻腔中的受體對化學刺激的反應。 這些被稱為“化學感覺”。(整體感受還必須包括食用前、中、後的味覺、鼻前通路 orthonasal pathway 與 鼻後通路 retronasal pathway )
3. 質地主要是觸覺,由身體某些部位與食物接觸所產生的物理刺激的反應(像是手指或是口腔中的觸覺)。 觸覺是感知質地的主要方法,但運動感覺(動作、位置、形成食團或鬆散)以及有時視覺(塌陷度、流速,像是濃稠質地或是攤流)和聲音(清脆、鬆脆和爆裂的聽覺與質地相關)是感覺質地的主要方法也用於質地分析。
4. 營養包括主要營養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和次要營養素(礦物質、維生素、纖維)。如同保健食品或是以攝食營養素為主要目的的食物,一旦主要的營養素因加工過程減少或是喪失,該食品的品質即下降。而營養是不易由透過感官來判斷的品質要素。
而人類從出生以來就必須持續進食來維持生命,而食物質地塑造了人類感官的愉悅,使進食成為一種享受且充滿樂趣的一種行為。
Schiffman (1977; Schiffman et al., 1978) 的研究間接顯示食物質地的重要性,研究中將29種食物樣品打成泥狀,再請受測者判斷是何種食物。結果顯示有60%的食物在型態與質地改變後,受測者沒有辦法正確的判斷出來。
而在日常生活中一個食物的品質好壞是無法由外觀判別(例如受潮的洋芋片),食物進入口中藉由咀嚼運動,藉由過往的經驗與記憶,經由味道與質地進行複雜的判斷口中的洋芋片的味道是否跟以往不同?質地是否夠爽脆?進而決定是不是該繼續食用下去。所以符合人們期待的質地,也是食品能否被接受並食用的關鍵。
質地設計是目前國際上食品研究顯學,理解食物質地並確保消費者在食用時的最完美狀態,一直是食品餐飲業者的挑戰,期待各界的創新與創意。
References
Malcolm C. Bourne (2002) Food Texture and Viscosity: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pp. 1-3.
Ole G. Mouritsen & Klavs Styrbæk (2018) 口感科學:由食物質地解讀大腦到舌尖的風味之源, pp.4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